該怎麼選擇合適家中毛小孩的寵物食品/用品呢?

身為一個新手飼主,大多在選擇毛寶貝的食品/用品時,為了給他最好的,總是會上網Google看部落客或是網友推薦的產品進而購買,但你有想過,這些推薦的理由是否可信嗎?

寵物廠商的資訊框架

你有沒有想過,我們所接受的資訊,大多都是廠商所設立的資訊框架呢?

這是什麼意思呢?

舉個例來說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常看到,速食店的文宣上常會有「我們的雞肉不使用生長激素」等相關言論,讓你很直觀地認為不打生長激素的雞肉就是比較好(貴)。

但其實現在的雞肉根本不會打生長激素
ref:
網路傳言「不要再吃炸雞了,可能有打生長激素或施用抗生素」(農委會)

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就跟市售一般的雞肉做出區隔,品質價格都可以拉上一個檔次了呢!

但其實速食店跟一般的雞肉,都是沒有打生長激素的。

最簡單的賺錢方式,就是讓你快速了解什麼是好,什麼是壞,但用一言以蔽之的說明,對於消費者來說,是很不負責任的。

像短時間水喝太多也可能水中毒,什麼東西的建議攝取都是有背景條件及說明的。

回過寵物產品來說:有沒有感覺似曾相似的感覺?

當你網路上搜尋該怎麼選擇飼料、罐頭,是否總是會出現,推薦無O、無X的產品最好,但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很完整的研究論述來定論,而這樣的資訊框架,久而久之就在飼主的環境中瀰漫,慢慢從疑似變成鐵則。

而這樣的框架,最終受益的就是當初設立這個框架的廠商。

部落客/網友推薦到底可不可信?

我必須老實說,在我踏入零售業之前,我買什麼東西都會查一下相關評價,而隨著接受到雪花般的行銷公司來訊,我漸漸地發現過往所到的「客觀推薦」大多都是「業配推薦」。

而有些部落客因為要衝文章數及SEO(自然搜尋引擎優化)排名,因為不具備專業相關知識及能力,會快速翻譯國外不負責任的文章,或者直接參考廠商的知識文章(進而幫廠商將消費者推入資訊框架中),具備有一定流量後,開始與廠商接業配,「客觀宣傳」該品牌的產品優勢。

上網搜尋OO產品推薦時,是否也常看到 202X 年 1X 大推薦的產品文章呢?

講白點可能就是有哪幾個是部落客的乾爹,沒了合作可能就會把品牌從推薦排行榜移出,在業內我們俗稱保護費(?

這樣的推薦排行榜,唯一客觀的就是誰上繳的保護費多誰就在越上面。

網友推薦,各個論壇都有行銷公司的帳號,可以自己推文甚至再用不同的帳號在下方留言操作風向。

不得不說,還是有非常認真且客觀的部落格/網友真心推薦,但在目前電商充斥的社群環境,對於消費者真的很難判斷什麼是客觀還是業配。

標示不完整/不實的寵物食品消費困境

在疫情爆發以前,我們時常舉辦寵物營養的講座,那時候時常會有學員詢問講者:「要怎麼去挑選合適的寵物食品呢?」

講者當時的回覆是說:「可以先看一下產品包裝的前五項的原料來做初步判斷。」

當時我就問了當時的講者說,如果產品包裝的標示不完整,那又該怎麼判斷呢?當時的講者看著我默默不語

而這樣的事實,是我踏入這個業界時,第一件震驚我的情況。

由於寵物食品相較於人類食品法規寬鬆,且較無人力資源做稽核,因此標示不完整/不實更是常態的事情。

在這樣的情況下,消費者在挑選產品時,就需要具備更多的知識來判斷產品的合理性與否,但這樣的事情真的太強人所難。

真正要改變的應該是相關法規調整,並投入更多稽核人力資源,減少消費者的風險成本才對。

但就目前的法規及資源情況,感覺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,才能夠讓消費者放心的選擇合適的產品。

那飼主到底該怎麼選擇寵物食品呢?

即便正處於一個不可信的消費環境,但是家中毛寶貝還是得要吃飯,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推薦以下的參考準則來讓大家參考

  1. 廠商是否有自主檢驗(營養及安全項目)
  2. 分享的文章資訊是否有文獻研究資料佐證
  3. 過往的品牌信譽,是否有開小帳黑其他品牌或是換標的情況
  4. 面臨產品瑕疵的公關處理方式
  5. 是否有相關專家(如獸醫、營養師)顧問的資訊
  6. 是否有產品責任險

我也不只看過一個寵物品牌是一人公司,在官網上掛著擁有獸醫跟營養師的顧問及英文簽名,但實際上根本沒有這些顧問,回想起來真的覺得消費者真的很弱勢,而最終影響的都是家中寶貝的狗狗貓貓。

而這樣的環境,也看過許多新興品牌為了生存,最終應和著大廠的資訊框架,說實在也是蠻無奈的。

最終還是希望能從源頭法規改善,進而創造一個值得飼主信任的消費環境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